深圳宝安公安持续打好反诈劝阻止付“组合拳”

发布时间:2024-06-12 07:17:08 来源: sp20240612

  织密反诈“防护网” 守住群众“钱袋子”

  深圳宝安公安持续打好反诈劝阻止付“组合拳”

  □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

 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坚持“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”理念,持续打好资金预警、见面劝阻、精准宣防的反诈劝阻止付“组合拳”,不断提升反诈劝阻技能和工作水平,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,全力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。截至目前,宝安公安共处置预警劝阻数据50余万条,累计为群众挽损近2.5亿元。

  争分夺秒开展预警劝阻

  “反诈中心提示,请立即联系或前往劝阻……”近日,宝安分局福海派出所接到预警,辖区某工厂宿舍有员工正在遭遇电信诈骗。民警立即赶往当事人所在工厂,却扑了空,当事人李女士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,甚至和社区“蓝马甲”、民警玩起了“躲猫猫”游戏。

  面对突发警情,民警当即作出判断,一边联系运营商取消呼叫转移,一边联系李女士周边密切关系人。民警从李女士周边密切关系人口中,成功得知其当前位置。半小时后,民警找到了李女士,此时她正准备给对方转账11万元。由于劝阻及时,李女士的钱没有被诈骗分子骗走。经了解,李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电话后,对方要求其单独躲藏以便做笔录,才躲着民警。

  “电信诈骗劝阻与止付,就是和诈骗嫌疑人在时间上的一场博弈。”宝安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警官李文琴说。

  据了解,宝安公安通过综合预警系统,进一步加快涉诈信息排查研判,牵头24个派出所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开展预警劝阻,通过研发话术、创新拦截技战法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话务员及“蓝马甲”劝阻能力等方式,实现全天24小时预警劝阻工作,打通预警劝阻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
  发现高危受害人群后,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对正在遭遇诈骗的群众进行通话劝阻,并将情况同步至相关派出所,辖区民警多渠道线下联系,立即开展上门核查、技术研判,多级响应体系迅速联动,争分夺秒劝导受害人。

  “当受骗人通话分钟数超出一定时长,我们将判断其为受骗高风险人员。针对高秒数通话、人员失联等紧急情况,我们联合三大运营商建立保护性停机等机制,利用技术手段阻断通话。”李文琴介绍,宝安公安已对上百名事主电话号码进行5分钟内保护性停接,成功帮他们避免了损失。

  数据显示,2021年、2022年,宝安公安预警劝阻工作在全市绩效考核中均获得满分,数据处置量、上门量均稳居全市第一。在今年公安部重点部署的资金预警处置工作中,宝安公安克服人员少、任务重困难,勇于担当,全量承担保护性止付、解除、盯办、申诉等工作,共处置平台资金类预警4.9万条,上门见面2.6万次。

  紧急止付拦截受骗资金

  “您办理的ETC服务已过期,请在24小时内登录网址完成验证。”近日,家住宝安区新桥街道的祝先生接连收到两条以“00”开头号码发来的短信。短信提示,祝先生的ETC已过期,需核验身份启用,并附上一个快捷缴费网址链接。祝先生信以为真,点击短信链接输入了车牌号、身份证、银行卡卡号及验证码。没过多久,祝先生收到一条银行卡发来的扣款信息,提醒他卡内余额不足,不支持扣款,同时也收到了名下其他银行卡的验证码。

  “明明自己从未输入过银行卡卡号,怎么会收到相关验证码呢?”就在此时,宝安警方的一通来电让祝先生吓出一身冷汗,他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。

  得知祝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