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镇十年 共话数字世界新图景——写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之际

发布时间:2024-04-27 20:51:06 来源: sp20240427

  曦光轻染青砖墙,足音叩问石板路,古巷尽头,人声渐起。新老面孔自八方而来,会聚在千年古镇,共赴这场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十年之约。踌躇满志的乌镇,带着十年的积淀,以更加开阔自信的面貌,拥抱世界互联网来客。

  11月8日,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启幕。全球互联网再次进入“乌镇时间”,向世界传递“建设包容、普惠、有韧性的数字世界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的主题。

  十年之约——

  摇橹声中听天下“网”事

  这是一场十年不曾间断的约定。2014年,桐乡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。

  2017年,乌镇孵化了第一家本土科创企业——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。几年间,团队从20人成长到千人,并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,在智能驾驶领域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超390件。“乌镇这座魅力小镇,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影响力,实现了更多未来科技畅想的探索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昱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。

  “大会为全球前沿科技成果提供了集中展示的平台,为同行提供了深入交流、拓展合作的机会。”多次参会的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,受益于大会的平台聚集效益。

  “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,乌镇一跃成为世界互联网小镇。”作为十年亲历者,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晏纲和乌镇群众一样,对这张“金名片”倍加珍惜。他希望未来通过乌镇峰会这个窗口,让更多人感受古镇的创新魅力,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人才前来落户。

  今昔变化,对比惊人。首届大会举办时,当地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只有12家;今天,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000家。2022年,当地数字经济产值增速达141.7%。从过去的“三丝一纺”(桑蚕丝、化纤丝、玻纤丝、纺织服装),到如今的“三智一网”(智能汽车、智能计算、智能传感和工业互联网),十年间,数字经济已成为桐乡最鲜明的标识。

  共话发展——

  共享互联惠千行百业

  乌镇大道西侧,被称为“浙江大脑”的“乌镇之光”超算中心静静矗立。蓝色立方体内,一台台超级计算机正飞速运转。这个“最强大脑”承接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,服务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、高校和企业。

  科技互联,正惠及千行百业。

 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、天文计算平台、“极光1000-慧眼”星载智能计算机……无数新技术,在“互联网之光”博览会上大放异彩。

  作为峰会的重磅开场活动,“互联网之光”博览会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,超过580家中外企业线下线上联动参展,近百场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轮番呈现。人工智能、数字新基建、数字技术、未来智造、数字乡村、网络安全等主题展区,吸引着与会者的目光;线上365天不落幕的“互联网之光云展厅”,让网民不会错过精彩内容。

  来乌镇,触摸未来。“相聚在乌镇,行走在浙江,我深切感受到,数字经济正加速拥抱千行百业。”中国电科副总经理杨军感叹,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的当下,社会各界应共同携手,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,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,为我国数字经济走向深化应用、蓬勃发展和普惠共享,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  迈向未来——

  智慧乌镇已搭好舞台

  十年的“乌镇时间”,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。乌镇上“从前慢”的老人,如今成了“弄潮儿”。

  年近七旬的钱鑫明,是浙江非遗乌镇竹编传承人。互联网是什么?十年前的钱鑫明不懂。直到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,天南海北的游客越来越多,两个儿子也陆续回到家乡创业,钱鑫明才意识到,得上网了。

  “如今儿子把我的产品通过淘宝、微信、直播等各种网络渠道,进行全球销售,我才明白国家举办互联网大会的意义。”一个普通的乌镇老人,在这一刻,理解了数字经济的价值。

  对老一辈乌镇人来说,经过世界互联网大会十年的发展,乌镇人居环境的改变已经有目共睹。当地人比任何其他地方的人,都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意义。

  十年之约,言犹在耳;数治未来,久久为功。

  站在这个有意义的节点上,乌镇给出精彩总结: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,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同,已然成为世界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。

  面向未知的世界发展前景,未来带来全新课题:如何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,携手各国打造开放、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,共同培育数字发展新动能、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,奏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乐章。

  乌镇已经搭好舞台,迎接世界眼光的考验。

  (光明日报记者 李苑 陆健 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) 【编辑:姜雨薇】